松原市大力推进现代农业迅猛发展 头条-松原站 李丹 2212511
您当前的位置 :首页 > 松原站 > 头条

农业转型发展之火

松原市大力推进现代农业迅猛发展

2016-08-25 | 来源: 松原日报

  农业发展的脚步是艰难的,艰难中传递着历史的重任。松原农业转型的进程是静穆的,静穆中蓄积着变革的能量。

  阡陌纵横,大地无垠。勤劳的农民年复一年,在祖辈留下的土地上轮番耕种。禾苗依然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,牛羊依然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。远观那一片片棱角分明的土地,从翠绿到金黄,从矮小到茁壮,从静谧到喧闹……点点滴滴,深深浅浅,顺着汗流的姿势铺展。

  令人欣喜的是,一场产业变革已在乡村的期望中萌动,苏醒;一种新农耕文明已在松原沃野的丰饶中孕育,生长……

  农业转型之路己见规模

  曾几何时,工业污染土地,滥施化肥农药,人工催熟保鲜,食品安全的警钟已经轰然敲响。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诉求日益提升,人们对“舌尖上的安全”投入了更多的期待。于是,我们看到,标准化生产日渐风行,循环型经济串起农民的增收链,生态型农业逐步从概念走向现实。

  近几年,松原坚持按照“整体规划,分步实施,示范带动,全面推进”的原则,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,以打造绿色农业强市为核心,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,坚持市县联动,多措并举,创新发展。市委、市政府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,广泛动员和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申报“三品一标”认证,加快产品精品化步伐,松原市的绿色食品、有机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已进入全面提升产业水平、整体打造农业品牌的发展阶段。截至目前,全市累计认证绿色、有机、无公害农产品159个,种植面积达到156万亩,产量达到90万吨。

  2016年,全市“三品”种植基地达到34个,基地种植面积达到190万亩,占全市总播种面积的10%。与此同时,市、县两级6个农产品检测中心全部投入运营使用,主要农产品技术操作规程(或标准)全部完善并落实,建设以销售绿色农产品为主的批发市场,在大型超市、批发市场建立“三品”销售专柜,依托大型电商平台,建立松原绿色农产品旗舰店,重点打造三至五个松原农业绿色品牌,发展绿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企业。

  特色化、产业化、基地化共同构建松原现代农业的新格局。一村一品、一乡一业,围绕特色产业,发挥比较优势,摆脱零星分散的传统种植,构建板块化、集群型产业基地,释放松原农业的又一规模效应。

  农业发展主体 蓬勃成长

  建设现代农业,最终还要依赖有文化、懂技术、会经营的新型农民。新型农民的主体从哪里来?一是广大留守农民,二是打工返乡农民,三是大中专学生农民。这些农民拥有的将不仅是一种传统身份的印记,更是一种新型的职业选择。

  如何提升农民素质?唯有让教育进入每一个乡村,将新品种、新技术、新信息送进农户家中,让职业化农民真正成为农业发展的生力军。

  年初以来,市农委依托市农广校自有的教育教学资源,建立了以中专学历教育为起点的开放式松原农民学院,培育学历+技能的农村实用人才。为更好地发挥各分校的培训优势,市农广校在扶余、前郭、长岭、乾安四个分校设立四个农民学院教学点,分别负责四个县(市)学员的短期培训工作。同时建立松原市农广校网站,加大网络平台的建设力度。

  农广校网站的建立,为松原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对外宣传窗口。网站涵盖了“三农”服务、新闻动态、新型职业农民、学历教育、农广信息员、农产品供求信息六大版块,全面介绍松原市农广校工作方向和工作动态,目前点击量已经突破10000次。

  同时,网络授课已经成为农民学习知识的新途径。这种模式将课堂搬到农民身边,农民不用在学校集中学习,也不用离开自己的土地,农民需要什么,教师就讲什么,形成“农民点菜,专家下厨”,让农民吃上科技“新鲜菜”的培训模式。年初以来,市农广校努力探索“互联网+农民”培训模式,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进行农民教育培训。大讲堂活动充分利用yy语音平台,以开放式的网络授课为主,每周一次,聘请松原市涉农领域的专家、市农广校骨干教师和农广公益专家教授进行授课。截至目前,已授课37次,受益学员及农民20000多人次。

  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。一系列的举措,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,进而提升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效果,让农业真正成为知识型农业,让农民真正成为智慧型农民。

  农业变革价值日益凸显

  在传统的印象中,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,雨天一身泥,晴天一身汗,终年辛勤劳作不得清闲。今天种地全然已是另一幅景象。农民开始逐步走出小而封闭的生产经营困境,从耕地播种到灌溉施肥,再到收割脱粒,每个环节都有专业的社会服务化体系在支持,一些地方还在深入探索和推广“合作社+企业+社会化服务”等经营模式。

  组织起来,走合作之路,是农业转型发展的必然之路。这些年,农民与经营大户,农民与大型企业,自发组织的,资本诱导的,行政推进的,多有合作经验。许多农产品销售、生产资料供应以及农业科技服务等合作组织遍地开花。关键是要在保障农民经营主体合法权益的基础上,提高合作层次,拓宽合作领域,丰富合作形态。

  截至目前,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3432个,全市种植业合作社发展到1588个,养殖业合作社724个,种养结合合作社331个,农机合作社427个,其他类型合作社362个。合作社分布在农村的各个领域,几乎覆盖了农业生产的所有产业。从事种植业的合作社占46.2%,不仅有包括玉米、水稻等大田农作物的合作社,而且还有蔬菜、菌类、葡萄、香瓜、西瓜、花生、杂粮等特色种植合作社;从事畜牧业的合作社占28.3%;从事服务业的合作社占20%,主要包括农机服务、植保服务、土肥服务和农资服务的合作社,其中农机服务合作社占13.5%;此外还有林果种植、渔业养殖、休闲采摘等农民合作社。

  解放了的农民,蓦然发现,身边的农业是一座有待开发的宝藏,农业的功能是丰富的,业态是多样的。生态型农业、体验型农业和观光型农业的兴起,给产业融合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,也给农村发展带来了更自由的选择。

  一缕缕新农耕文明的曙光,已在松原大地上冉冉升起。让原始农业与现代型高端农业实现互联互通、共生共荣,把现代的发展理念、产业文化、经营思维和科学技术植入一条条不断拉长的产业链、价值链,同时也赋予现代农业更高的附加值、更强的竞争力。这是农业产业面貌的重塑、产业形态的改造,也是农民生产方式的变革。

  农业转型发展之火照亮了丰收的原野。在新科技的撬动下,在新文明的引领下,松原大地将会展现现代农业更加壮美的画卷。

  记者 张琪

责任编辑: 李丹